产品介绍

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、高性能、安全可靠、有竞争力的产品。

环保大数据预警监测系统

  更新时间:2024-09-24 09:34:21
园区协同预警体系建设流程主要是通过收集区域气象数据、区域水文地质数据、园区及企业基本信息、园区风险点分布;识别园区风险区域,构建大气、水在线监测网络,以及土壤和地下水定期监测点位,明确监测因子和监测点位;预警平台自动实现数据统计与分析,模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,开展风险评估,划分园区或企业风险等级,分级预警、应急。实现园区“实时监控、预防预警、应急响应、辅助决策、指挥调度”五大核心功能。
1 基础数据收集
(1)调查园区企业基本信息。设计调查方案及调查表,现场调查园区生产企业布局,重点调查各企业化学物质(原料和辅料)的生产、使用、贮存、转运、废弃和可能的环境释放等信息,大气、水和固废等污染治理设施及运行情况,园区内各企业相关化学品管理的规章制度,以及企业自行监测、环保局监督性监测等可获取的监测数据;
(2)收集工业园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、气象资料(风向、降雨量等),了解当地地下水和土壤特性和背景值,分析园区污染物扩散情况;
(3)调查识别园区及周边环境区域的潜在敏感受体(包括农田、水源保护地、居民居住区等);
(4)逐一分析企业生产、使用和排放的各个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及环境和健康危害性,确定重点评估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清单,形成危害性信息数据库;
(5)针对重点控制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,包括化学品原料与废物储存、污水管网、变压器、地上和地下的储罐、排水渠和污水池、潜在污染泄漏点位、危险化学品存储等,开展园区企业隐患排查,识别重点控制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潜在风险源,绘制风险源分布图;
(6)调研国内和国外有关重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。
2 监测网络搭建
根据风险源分布以及园区、企业环保治理设施情况,提出园区防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大气、地表水、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需求,明确监测因子和监测点位。
3 数据监测
运用视频监控、大气在线监测、水在线监测、土壤定期监测、地下水定期监测等手段掌握园区基础监测数据,构建园区在线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环境数据监测网络。
4 数据传输
通过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内网、移动设备、人工输入等方法将环境监测数据传至系统平台。
5 数据分析
平台自动实现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,模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,迁移模拟,风险评估,划分风险等级,预警分级。
根据监测数据及园区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布点监测方案以及系统模型。
6 应急响应及处置
当出现监测数据超标或异常时,平台以短信、电话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通知园区环保负责人以及企业相关负责人,系统根据事故情况,推荐相应的处置方案。
应急中心接到群众投诉或者企业报警电话时,根据实际情况推荐处理方式。